科研管理系统提供搜集发布:
中新社新疆喀什8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空天院喀什站)站长王建平透露,该站目前正在承担中国所有陆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以及数十颗卫星的测控任务,具备全天候、全天时、不同码速率的多卫星接收和测控能力,在轨卫星任务数量超过100颗,卫星数据接收和测控系统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近日组织媒体前往建于新疆的科研机构(台站)调研采访,王建平介绍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喀什站建设运行情况时作上述表示。他说,该站于2003年规划设计论证,2006年开工建设,2007年底第一套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2008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从密云站一个接收站扩展为由密云、喀什、三亚、丽江和漠河共同构建形成中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对于更好支持国家空间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王建平指出,经过15年的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喀什站卫星数据接收能力持续提升,已从最初的2套接收系统,逐步发展为当前的7套接收系统,另外,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二期)新建的5套接收系统目前也正在进行安装部署,预计2023年底建成,届时将有12套接收系统在喀什站运行。2022年,喀什站年接收卫星任务量已突破4.9万轨,在接收站网总任务量占比超过40%,居站网各接收站首位。2023年,喀什站年任务量预计将超过6万轨。
目前,喀什站天线系统具备S/X/Ka三频、双极化数据接收能力和X频段测控能力,可支持多种编译码和调制解调方式,单通道码速率可达2000兆比特每秒(Mbps),一系列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强调,地面站接收卫星数据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每天每个时段都有卫星过境,一旦错过就可能导致珍贵的卫星观测数据丢失。因此,喀什站一直保持着365天×24小时全天时运行的状态。
王建平表示,除了业务运行,喀什站还紧密围绕喀什和新疆的资源优势以及特殊生态环境开展综合研究,服务西部发展,为地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包括:为喀什地区提供空间信息数据支撑,开展基于遥感监测的喀什地区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地图数据加工;为喀什地区资源调查与灾害监测提供遥感信息支持,进行农作物遥感监测及产量评估、地震灾情遥感监测等。(完)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提供。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成天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量:169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融合流程门户,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构建一体化管控平台.解决学校教育信息管控痛点,多系统集成,跨平台信息共享
医院科研管理系统
五星科研专注于医疗信息化行业,为用户提供行业软件产品的部署、培训、实施服务;帮助医院行业用户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完善的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清晰的项目管理流程跟踪,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目标。 灵活可变的管理流程配置,为流程管理提供全面周到支撑
申报评审管理系统
申报评审软件利用确保对客观管控驾驭快捷制订考核管控战略,且能够利用信息处理确保战略足以精准。评估管控不需要人为反复输入数据单位见识深远的成长策略单位管控软件的开发基本。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科研人员、科研管理员可以通过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更方便得查看科研创新系统数据,办理科研业务。系统内置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钉钉小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