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系统提供搜集发布:
1月11日,英国《自然》杂志(Nature)刊登了中外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巨猿(Gigantopithecus)绝灭的谜团。研究表明,这种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灵长类动物在距今20万至30万年前,由于无法适应中更新世后期剧烈的环境变化,在中国华南地区最终走向了绝灭。这项研究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王伟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副研究员廖卫作为共同作者参与。
这篇文章也标志着山东大学在2024年发表的首篇Nature论文。
步氏巨猿面部复原图(Garcia / Joannes-Boyau 绘制)
步氏巨猿生活场景复原图(Garcia / Joannes-Boyau 绘制)
中国南方发现的大量化石材料表明,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曾是地球上最大的猿类,其身高可达3米,体重250千克;在距今200万年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漫步在从重庆巫山至海南岛的大片区域。有关巨猿的起源与演化之谜,长久以来令古人类学家着迷。然而,这个“大个子”人类远亲为何消失,何时绝灭?我们知之甚少。
解开步氏巨猿绝灭之谜的多重决定性证据,来自一项错综复杂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为了更加全面、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信息,自2015年起,由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西班牙、南非的18家科研机构的20位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从区域性视角出发,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查了数百处洞穴化石地点,并从中选取了22处进行样品采集,不仅包括11处产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点,还包括11处时代较晚未产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点。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将6种独立的测年技术应用于含化石堆积物和化石本身,总共获得157个放射测量测年结果。这些年代数据与孢粉、哺乳动物群以及牙齿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微磨痕等8个方面的分析结果相结合,全方位地展现了步氏巨猿绝灭的前因后果。
产出巨猿化石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本项综合研究显示,在步氏巨猿绝灭之前,它们在食物资源丰富且多样的森林中盛极一时。从距今60万–70万年开始,由于季节性增强,环境变得更加多样化,导致森林群落结构开始发生变化。面对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步氏巨猿在偏好食物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依赖少营养的备选食物,且食物多样性大为减少。另外,它们的体重却变得越来越大,活动范围逐渐较小,种群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最终走向绝灭。
相反,与步氏巨猿处于同一栖息地的近亲猩猩(Pongo),采取了更加灵活的适应策略,通过减小体重、改变摄食行为和栖息地,得以幸存下来,至今仍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丛林。
聚焦高校建设与年度趋势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提供。
本文转载自:山东大学。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成天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量:162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融合流程门户,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构建一体化管控平台.解决学校教育信息管控痛点,多系统集成,跨平台信息共享
医院科研管理系统
五星科研专注于医疗信息化行业,为用户提供行业软件产品的部署、培训、实施服务;帮助医院行业用户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完善的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清晰的项目管理流程跟踪,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目标。 灵活可变的管理流程配置,为流程管理提供全面周到支撑
申报评审管理系统
申报评审软件利用确保对客观管控驾驭快捷制订考核管控战略,且能够利用信息处理确保战略足以精准。评估管控不需要人为反复输入数据单位见识深远的成长策略单位管控软件的开发基本。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科研人员、科研管理员可以通过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更方便得查看科研创新系统数据,办理科研业务。系统内置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钉钉小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