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系统提供搜集发布:
博士后一般几年出站?博士后出站后的去向?博士后出站就业前景?
众所周知,博士后一般2年即可出站。
可近年来,国内博士后的聘期逐渐拉长。甚至在某985的招聘公告中,博后聘期明确显示为4年。
这时间跨度,是相当于又重新读了个博士?
被拉长的进度条,能否带来一个更好的结果,恐未可知。
1985年7月,国务院正式下发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文件(国发〔1985〕88号),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据中国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发布的各年度进站人数统计,从1985年的1人,到2022年的32340人......近40年,进站博士后数量逐年攀升。
从而带动着高校招聘门槛也水涨船高。越来越多高校,把博士后经历加入了招聘的“必备条件”。
博士后“学历化”倾向,势不可当。
上述仅为进站、在站阶段,更重要的是完成考核目标顺利出站。
博士后常被调侃为“学术临时工”,主要因其过渡的特殊属性。故博士后的最终去向,还是继续求职。
此去经年,彼时或将面对更为严苛的求职年龄限制。
如开篇所说,博士后聘期不断延长的现象正逐步显现。原本两年的在站时间延长为4年,博士后们承担了一倍的时间成本,但最终的出站留用概率是否能成倍提高呢?
在高校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相信多数单位都无法确切保证。
Nature曾有调查显示,65%的博士后出站后希望留在学术界,但却只有20%的人能拿到长期职位。
图源:Nature官网
在国内,此前便不少遭遇博士后期间被“养蛊”,到期走人的。合同上所谓的“两年后经考核达到相关条件即可留校聘为讲师”的承诺虽然依旧生效,但随着科研界通货膨胀日益严重 ,考核要求年年提,到期能否出站都难说。
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还有12万余人因各种原因未出站。
出站后,更多的也是换单位而非留下来。正如某论坛上的段子所言,“两年过后,带着一身‘007’的伤痛,你独自一人黯然离去,而学校的科研GDP越来越红火”。
两年时间,作为不确定的过渡期,或许还可接受。但在科研人员体力、创造力都最顶峰的阶段,又有多少个四年让他们试错?
幸而也有部分高校对博士后算是开诚布公,比如中国矿业大学便直接在官网列出数据:学校全职博士后留校率85%,如此至少让求职者能有个底。
期间有了过硬的成果,应该就不会是那个出站后要“再就业”的15%了吧!
申基金的两难
留校的硬通货,是成果。但现实是,博士后想申青基,又很犹豫。
根据规定,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仅能获得1次资助。
如果求职者已经在博后期间获得了青基资助,那么部分高校会更谨慎评估,衡量这位求职者是否有潜力在考核年限内申请到面上等门槛更高的项目,因为他们在意的是人才在校期间能否以本校为依托单位申请立项的数目。
有些“双非”或普通本科学校,为了能获得更多基金立项,反而更愿意录取没有获得过青基资助的候选人。
这种情况下,拿了青基的博士后,可能优势还更小。
所幸,去年国自然资助政策调整,决定自2023年7月4日起,取消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不允许博士后变更依托单位的限制,对于经审核符合相关规定、且变更后单位可以支撑保障其正常开展研究工作的,允许其变更依托单位。
但随后不少博后再次发出疑问:青基变更依托单位后,对方学校会算进个人业绩吗?
图源:小木虫截图
某论坛多位青椒对此表示:不算考核内容,可算绩效。
这便意味着,如果要通过新单位“非升即走”的考核,可能还需继续卷面上。
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率近三年已是逐年递减,而面上项目,不仅标书的难度跃升一个量级,在今年取消“申二停一”的限制之后,资助率或许也将随申请人数的暴涨继续走低。
故而也有网友建议博士后们青基还是“能申就申”,基金申请一年卷过一年,现在博士后如果在一个好平台高起点,中的概率可能比出站后就业降级的普通高校高不少。
而且在目前的高校求职竞争压力下,“你中了青基,新单位只能逼你面上,你不中青基,可能连新单位都没有”“211你没青基根本进不去,不用考虑申请后的问题,只有那些差点的才需要你去他们单位申请青基”......
聚焦高校建设与年度趋势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提供。
本文转载自:。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成天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量:170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融合流程门户,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构建一体化管控平台.解决学校教育信息管控痛点,多系统集成,跨平台信息共享
医院科研管理系统
五星科研专注于医疗信息化行业,为用户提供行业软件产品的部署、培训、实施服务;帮助医院行业用户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完善的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清晰的项目管理流程跟踪,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目标。 灵活可变的管理流程配置,为流程管理提供全面周到支撑
申报评审管理系统
申报评审软件利用确保对客观管控驾驭快捷制订考核管控战略,且能够利用信息处理确保战略足以精准。评估管控不需要人为反复输入数据单位见识深远的成长策略单位管控软件的开发基本。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科研人员、科研管理员可以通过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更方便得查看科研创新系统数据,办理科研业务。系统内置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钉钉小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