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系统提供搜集发布:
科研项目管理改革: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的思考
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国家与企业逐渐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参与者。20世纪中期以来,教育大众化为这种参与提供了广泛的知识资源和社会基础,大学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唯一场所,学者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主体。在此背景下,迈克尔·吉本斯等人提出了“模式2”(Mode 2)的概念,用以描述在应用情境中进行的知识生产,并指出知识生产模式正从传统的“模式1”向“模式2”转变。这一转变对我国科研活动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现行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两种知识生产模式及其特征
1. 模式1:传统知识生产模式
场所:主要发生在大学等学术机构。
主题确定:由学科共同体的学术兴趣决定。
评价机制:依靠同行评议来控制知识质量。
特点:基于学科封闭体系,研究主题较为单一,知识生产过程相对静态。
2. 模式2:应用情境中的知识生产
跨学科性:研究问题通常超越单一学科范围,涉及多学科协作。
社会性弥散:知识生产不再局限于大学,而是扩展到研究中心、政府机构、企业实验室等多种场所。
动态性:在特定应用情境中组织问题处理,知识生产是动态的、开放的。
传播方式:知识成果直接传播给参与者,而非通过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
质量评价:由市场竞争力、绩效、社会接受度等更广泛的社会标准决定。
传统模式下科研项目管理的特点与问题
1. 管理特点
立项阶段:包括选题征集、申报受理、评审立项等环节,注重项目的学术价值。
实施阶段:项目承担单位依据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按时间节点提交成果。
验收阶段: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和审计,评估项目完成情况。
2. 存在的问题
重立项,轻过程与转化:
制度层面重视立项申报,但对实施过程、验收及成果转化缺乏系统管理。
导致项目负责人将精力集中在申请经费上,忽视实际研究质量。
开放性与活力不足:
项目选题、实施与评价多在学科体系内完成,缺乏跨学科合作平台。
经费预算僵化,限制了研究人员的灵活性与创造力。
评价标准单一:
过于关注形式上的进度、费用和成果,而忽略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及经济社会效益。
社会问责机制不完善:
缺乏对科研成果的产权保护和转化意识,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难以实现从“纸”到“钱”的转化。
新模式下科研项目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
1. 打破学科封闭体系,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跨学科合作:推动跨学科、跨单位的协同创新,整合互补性资源,降低研发风险。
制度保障:出台具体法规政策,在经费投入、利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支持。
信息共享:建立科研信息数据库,促进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
2.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科学管理体系:制定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避免过程管理的“黑箱”现象。
动态调整:根据项目进展和实践需求,灵活调整管理措施,确保资源配置的高效性。
风险管理: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监控,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
3. 强化引导与服务能力,提升组织保障力度
咨询服务: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全方位的科研咨询服务体系,为科研人员提供法律、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指导。
培训支持:开展专业培训活动,提升项目负责人的学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职业经理人制度:设立科研秘书或职业经理人岗位,协助项目负责人高效管理科研事务。
4.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成果转化
多元化投资:构建以国家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外资和个人参与的风险投资机制。
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科研成果信息数据库,搭建产学研之间的沟通桥梁。
市场化运作:落实市场机制,保障各方合理利益,推动产学研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结语
科研项目管理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的科技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知识生产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背景下,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推动科研项目管理从“模式1”向“模式2”转型。通过打破学科壁垒、优化管理制度、强化服务支持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我国科研项目管理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实现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目标。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提供。
本文转载自:。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成天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量:76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融合流程门户,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构建一体化管控平台.解决学校教育信息管控痛点,多系统集成,跨平台信息共享
医院科研管理系统
五星科研专注于医疗信息化行业,为用户提供行业软件产品的部署、培训、实施服务;帮助医院行业用户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完善的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清晰的项目管理流程跟踪,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目标。 灵活可变的管理流程配置,为流程管理提供全面周到支撑
申报评审管理系统
申报评审软件利用确保对客观管控驾驭快捷制订考核管控战略,且能够利用信息处理确保战略足以精准。评估管控不需要人为反复输入数据单位见识深远的成长策略单位管控软件的开发基本。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科研人员、科研管理员可以通过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更方便得查看科研创新系统数据,办理科研业务。系统内置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钉钉小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