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系统提供搜集发布:
3月21日,江西省属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资源优化整合工作动员部署会在南昌召开。
江西省委常委梁桂强调,要加强政策宣讲,注重转承衔接,做好风险防控,啃下院校整合的“硬骨头”。要强化考核评价,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协同创新,牵住管理改革的“牛鼻子”。要完善人才需求调查和发布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下好专业布局的“关键棋”。要推动制度建设“标准化”、绩效管理“常态化”、内部治理“规范化”,夯实办学治校的“硬实力”。要围绕企业需求,善用市场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打通产教融合的“中梗阻”。
他强调,各有关部门各相关学校要强化组织保障,密切协同配合,稳妥有序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不断推进江西省职业教育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力量。
孙洪山指出,要理顺管理体制、明晰办学定位、优化结构布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优化整合各项工作,推动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确定的2023年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名单,教育部停止大学扩招,停止招生的大学名单,2023年,全省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资格学校382所,其中教育部门主管的学校263所〔中职学校220所,高职学校(五年一贯制)41所,本科院校(五年制师范定向生)2所〕,人社部门主管的学校119所(技师学院13所,高级技工学校26所,技工学校80所)。它们包括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的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江西省商务厅主管的江西省商务学校、江西省商务技师学院;江西省水利厅主管的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江西省水利工程技师学院等。
此外,3月24日,《江西日报》发布了《省属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资源优化整合工作答记者问》。
江西省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资源优化整合工作机制工作专班负责人介绍了省属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资源优化整合的重点任务: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原则上,省属职业学校划转省教育厅管理(其中,副厅级高职学校划转为省政府直属,省教育厅代管),省属技工院校划转省人社厅管理。中央驻赣单位举办学校、承担特殊人才培养任务学校、中央文件要求不得改变隶属关系的学校,保持现行管理体制不变。
二是优化整合资源。省级原则上不再举办中等职业学校,相关学校从2024年起停止招生,现有在校生按照现行模式培养至毕业。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分别牵头对各自管理的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办学资源统筹利用,逐步扩大高职教育招生规模,提升办学质量。
三是优化专业结构。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部门统筹规划学科专业设置,建立健全以产业为导向的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聚焦“1269”行动计划,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江西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适配度。
四是职技协同发展。省教育厅统筹资源,支持技校学生按有关规定要求提升学历,推动设区市建设职业学校、技工院校一体化招生信息发布平台;省人社厅支持职业学校学生多渠道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在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培养上,前述负责人称,通过省属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资源优化整合,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强化专业建设,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包括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规划中职(技校)教师转岗培训专项计划等。
根据《江西日报》早前报道,2月22日,省委书记尹弘主持召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第一次会议。会上强调,要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省属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资源优化整合,深入实施引进优质职业院校、行业龙头企业、头部培训机构专项行动,建立健全以产业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加快提升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办学质量。
聚焦高校建设与年度趋势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提供。
本文转载自:江西省教育厅、澎湃新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成天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量:267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融合流程门户,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构建一体化管控平台.解决学校教育信息管控痛点,多系统集成,跨平台信息共享
医院科研管理系统
五星科研专注于医疗信息化行业,为用户提供行业软件产品的部署、培训、实施服务;帮助医院行业用户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完善的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清晰的项目管理流程跟踪,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目标。 灵活可变的管理流程配置,为流程管理提供全面周到支撑
申报评审管理系统
申报评审软件利用确保对客观管控驾驭快捷制订考核管控战略,且能够利用信息处理确保战略足以精准。评估管控不需要人为反复输入数据单位见识深远的成长策略单位管控软件的开发基本。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科研人员、科研管理员可以通过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更方便得查看科研创新系统数据,办理科研业务。系统内置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钉钉小程序等